﹝鬱金香花田‧1888﹞
梵谷的靈魂在台灣燃燒!上週開展,已創下首日進場人數破萬的驚人記錄,一生潦倒的梵谷,生前只賣出一幅油畫「紅色葡萄園」,售價四百法郎,大約是當時四百條法國麵包的價格。
如果對梵谷的愛可以「量」化,以下這些數字是高反差的指標:梵谷去世十二年後﹝1902年﹞一位舊貨商將二百件梵谷油畫、素描,以一荷盾售出,當時在畫市一幅只值五分錢,然而,1990年「嘉舍醫生的畫像」以八千二百五十萬美金﹝約二五億台幣﹞的天價刷新全球油畫拍賣記錄。
亞耳﹝la crau﹞田園‧1888
梵谷生前,他的荷蘭老鄉嘲諷他為紅瘋子,旅居法國時,鄰居連署驅逐他,梵谷絕不會想到會在去世百餘年後越來越紅,然而世人對於梵谷的愛只停留在「星夜」、「向日葵」的拍賣天價或梵谷割耳的爭議,而未理會梵谷靈魂深處的熾熱情懷,恐怕梵谷也只能如唐‧麥克林在歌裡的感嘆「沒有人傾聽」了。
﹝Saintes-Maries的漁船‧1888﹞
看這幅畫時特別留意到梵谷用鮮紅色簽名在灰藍的海面上。
﹝第一步‧1890﹞
梵谷畫這幅畫時,弟弟塞奧的小兒子正在學步,相信每個親眼見過孩子跨出第一步的父母都會沉醉在回憶裡。
﹝自畫像‧1887﹞
這是畫展中唯一的自畫像,猜想那時候耳朵應該還健在吧!
﹝橄欖樹‧1889﹞
﹝岸上的漁船‧1888﹞
1890年,梵谷三十七歲時結束他的生命,留下850幅油畫和幾乎相同數目的素描,這些只是點綴他悲劇性生涯的唯一紀念碑。
他的眼裡,永遠藏著孤獨與驕傲,他的心藏在不為人知的角落,他用畫筆點燃了他的靈魂,從簡樸的原點到絢爛的終點,每一幅畫都有動人的故事。
猶如尼采所説:「在人世上遭受最深的苦惱,吃過最多痛苦的人,才算是偉人!」。